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张明教授为我院研究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人:教育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次数:10

20241224日,我院荣幸邀请到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张明教授,为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部分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智能时代的心理学研究:趋势与展望”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心理学系主任孙洋副教授主持,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张明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开阔的视野,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盛宴。


孙洋副教授主持开场并向大家介绍张明教授


张明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心理学研究的智能化进行了介绍,以ChatGPT的兴起为例,揭示了人工智能(AI)技术对心理学科研的深远影响。他认为,AI技术正在加速科研进程,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方法。这不仅为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随后,张教授对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介绍。他详细列举了国内心理学相关院系的设置、心理学学位点的数量,并将其与美国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对比。他指出,中国心理学教育正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学科交叉与实践应用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一分析为在座师生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在谈及心理学的学科属性时,张教授提出了突破传统的见解。他表示,心理学不仅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还具有工程学的特性,并以浙江大学的工程心理学为例,他展示了心理学与工程学的深度融合。他进一步指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学科交叉,这也为研究生的学术探索提供了新方向。

最后,张教授还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在心理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他以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为例,介绍了国内顶尖院校在AI+心理学”方向的创新实践。清华大学通过开设心理、脑与认知科学(MBM)本科专业,逐步从专科技能培养转向通识教育与前沿交叉,并注重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张教授鼓励学生们使用AI技术,不仅为科研提速,还要借助AI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实践水平。


张明教授对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扩展进行介绍


报告结束后,部分教师和研究生与张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互动,张教授耐心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为研究生的科研规划提供了宝贵建议。最后,孙洋副教授对张教授的报告进行了总结,她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工智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但始终要把握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不能让技术喧宾夺主,鼓励同学们保持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同时,合理使用AI技术为学业服务。





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与张明教授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


孙洋副教授对报告做了总结


本次讲座很好地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更大热情,不仅体现了我院学术交流的开放性与前瞻性,也为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契机。未来,我院将继续邀请更多学术大家,为师生搭建更多高质量的交流平台。

 

 

撰稿:南明泽

一审:孙洋 

二审:王江洋

三审: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