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路志彪老师为我院师范生做《模仿-反思-探索——教师成长关键词》报告 |
发布人:教育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23-06-23 浏览次数:10 |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号召,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提升我院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技能,服务学校育人工作,2023年6月21日下午13:15,我院在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办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名家讲堂(第5期)”暨青春领航工程“师的N次方”活动,此次活动也是教育科学学院师范生教育见习活动之一。此次活动邀请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主任路志彪老师为我院师范生做题为“模仿-反思-探索——教师成长关键词”的报告。我院高军副院长、张艳老师、团委书记兼本科生辅导员孙晓妍老师,教育科学学院2021级和2022级教育学专业和应用心理学专业全体师范生以及全校其他学院100多名师范生同学参加。此次报告由高军副院长主持。 路志彪老师首先结合其个人成长的经历,阐述了他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理念。路老师强调,新教师要注意模仿身边老教师的方法,积极参加报告、培训、教学大赛,不断地探索和反思总结,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随后,路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英语教学的生动案例分享了中学英语教学的理念和经验,重点介绍了其自创的百句熟诵教学法的产生和实施成效。 在此次报告的第三部分,路老师分享了他的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和方法。路老师强调,德育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班主任要注重“借素材之力,做启发式德育”。路老师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两个十分感人至深的德育视频素材,提醒我们德育素材就在身边,如果做不了“生产者”,就做“搬运工”,德育工作不仅要选对素材,还要选准时机。 在互动环节,多名师范生同学就基础教育教学的相关问题请教了路老师,路老师阐发自己的观点。 高军副院长主持报告会 活动结束时,高军副院长对此次报告做了点评和总结。高院长指出,路老师今天的报告图文并茂,案例生动,效果很好,可以看出路老师是一个十分爱岗敬业和勤奋的老师,他不仅主动探索和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和风格,还积极致力于教研,发表教研成果,并以自己的专长积极服务于社会,值得我们学习。路老师分享的视频十分感人,相信我们在场的每个人都受到了很好的启发,感受到了好的德育素材的重要性。希望我院师范生坚定教育信念,厚植教育情怀,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为将来的教师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团委书记孙晓妍老师也做了发言,感谢同学们在繁忙的期末前来参加此次学术报告活动和青春领航工程,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提升本领,做对国家和社会更加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孙晓妍老师发言 部分师生与路老师合影留念
我院通过“基础教育名家讲堂”暨青春领航工程活动,把基础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班主任和校长“请进来”,为我院师范生讲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传授经验和方法,增进了我院师范生对基础教育一线教育现状、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了解,进一步夯实了教育情怀,促进了师范生的职前培养。 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受到启发和感悟。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师范)专业刘丽利 作为旁听本次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名家讲堂”暨青春领航工程“师的N次方”活动的一名同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的崇高使命。路志彪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受启发,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反思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是积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整个活动气氛热烈,让我深刻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纸面上的成绩,更是要培养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我会用路志彪老师分享给我的方法和思想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认真学习,努力成长。 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张琬荻 参与了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名家讲堂”暨青春领航工程“师的N次方”活动,我感到收获颇丰,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路志彪老师的分享,我了解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不易和挑战,也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的责任和担当。他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告诉我们,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要关注学生的内心和情感,引导他们成长和进步。整个活动氛围轻松友好,同学们也积极互动和交流,让我感到更加温暖和有力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也将积极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为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王婧涵 作为本次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名家讲堂”暨青春领航工程“师的N次方”活动的一名听众,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参与到这样一场教育智慧的分享中来。听到路志彪老师的精彩演讲,感受到了教师的担当和责任。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想,让他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和进步。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更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唤醒了我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和担当。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积极应用路老师传授的方法,努力学习和成长,不仅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更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思想和有价值的人。 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滕嘉雯 “基础教育”倡导追求真实、平实、扎实、朴实;其中真实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真实必须建立在教师能沉下心来,真心地蹲下来研究学生,研究他们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以此为教学的出发点,展开教学活动,这样课堂上才能呈现学生个性化的基础性资源。这些资源有可能是课前预设到的,也有可能课前没有预设到的,甚至被教师看来是幼稚的想法,我们都必须以平和的、尊重的态度悦纳学生。这样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基础教育”的课堂需要开放。而一直以来,我们都惧怕学生脱离教学预设的轨道,或者潜意识中给予学生一些开放的空间和时间,但时不时又把学生牵引过来。到需要进行“新基础”研究活动时,为了表现有“新基础”的味而为开放的开放,很有可能学生和老师都适应不了。为此,我认为我们都必须思考,如何设计开放式的导入,如何设计有思维含量的大问题,如何梳理知识结构等等这些。这不是通过一、二节公开课的研究才有感悟与体验,真的需要时时考虑、处处留心、不断积累,长此以往,才可能对开放、结构、资源等有较清晰的理解。 通过听专家的讲解,我觉得要提升教学智慧,首先,对学情的分析要准确、深入,既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状况了解清楚,更要洞察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方式;既要对普遍层面的学生可能状况了如指掌,也要对个性化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这样才可能面对不同学生时应对自如。其次,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一定要放在整体知识结构里来看待,透过教学内容更多地去发现它内涵的思想与方法,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真的是直面真实的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它让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以真实的状态展现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追求和谐的师生、生生互动,使得师生获得共同成长的幸福与快乐,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想追求的境界。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张维 今天我聆听了本次教育讲座深得体会,有所感悟。 叶澜教授有四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这四句话是新基础教育实验的灵魂。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具有专业技能。因此,加快自身学习的速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总结和反思中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与能力水平同步的研究型教师是目前所要努力的。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新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学会摸索应用于所带班级,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尝试课堂创新改革,将“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教学理念体现在课堂上,充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重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情感培养。同时要注重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个有心人,随时记录教学感想、教学体会,学习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归纳教学中的闪光点,以利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论文的撰写。 此外,要学会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坚持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从中汲取,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做一个有思想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在听一些课后反观自身,开放性不够是我的教学所存在的较大的问题。在教的过程中,无法从“教结构”放开到“用结构”,少有以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课堂,让学生有多个答案,多位思考,在生成的资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尤其是在综合练习中,开放性的操练尤为必要。 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真的希望作为太阳底下最灿烂的职业,人民教师中的一员,我的一言一行不会辱没教师的角色,不会辜负人民赋予我的神圣使命,别无选择,我惟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以全新的思想和行动用心去饯行叶澜教授的教育思想,在时间按中去验证其理论。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师范)曹佳慧 今天我聆听了本次教育讲座深得体会,有所感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不是不关注教师作用的发挥,而是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 具有教育智慧是未来教师专业教养达到成熟水平的况态。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即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根据对象实行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及选择,并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撰稿:202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侯贵鹏、202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刘丹阳 发布:孔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