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开题报告会
发布人:教育科学学院  发布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238

2019年11月20日上午,由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朱艳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开题报告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208会议室举行。此次报告会由朴雪涛院长主持,出席报告会的专家有:原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现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荣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德祥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张君教授、教育科学学院的朴雪涛教授、经柏龙教授、马立武教授,参加报告会的人员有课题组的成员以及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师生。

首先,朴雪涛院长指出,国家社科基金是人文社科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项目,各位项目负责人要合理安排研究进度,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项目,产出符合时代诉求的精品文科成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坚守学术规范,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特色推进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并提早谋划,争取在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申报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随后,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负责人朱艳副教授做开题汇报。此次项目的题目是:新时代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转型协同发展研究,该研究以学术史的梳理、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三方面作为选题依据,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神经网络等新颖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转型协同发展的分析框架,确立了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区域经济转型协同发展的评价模型和分析模型,抓住了“振兴东北”的国家战略,将产业发展、社会治理与学科结构联系起来,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随后,与会专家分别针对项目研究内容、研究计划、预期成果等作了点评,提出了具体、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马立武教授认为,此课题抓住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提出可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横、纵向的比较。朴雪涛教授对该课题也表示了肯定,认为该课题体现了朱艳老师作为一名学者对国家战略的关心关怀,但是需要对课题中的“区域”这一概念进行明确定位。经柏龙教授提出,在唱衰东北经济结构、人才外流的大环境下,申报该课题具有非凡的意义,能够为学科结构到人才结构的转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张君教授对朱艳老师课题中所用的研究方法表示了肯定,同时提出,课题研究时应关注研究背景下的东北特色。张德祥教授对于该课题的实践意义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研究内容应更贴近政府政策、国家数据、企业转型与高等教育结构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通过此次课题开题会,课题组对课题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此次国家级课题的成功立项是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全体组员对做好此国家级课题充满信心,相信在负责人朱艳副教授的带领下,此次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